![]() OSCAR 1 | |
任务类型 | Communications |
---|---|
运营方 | Project OSCAR / |
哈佛命名 | 1961 Alpha Kappa 2 |
国际卫星标识符 | 1961-034B |
衛星目錄序號 | 214 |
任務時長 | 20 days |
航天器属性 | |
發射質量 | 10.0公斤(22.0英磅) |
尺寸 | 15.2乘25.4乘33厘米(6.0乘10.0乘13.0英寸) |
任務開始 | |
發射日期 | 12 December 1961, 20:40 UTC |
运载火箭 | Thor DM-21 Agena-B |
發射場 | Vandenberg LC-75-3-4 |
任务结束 | |
离轨日期 | 31 January 1962年 |
軌道參數 | |
参照系 | Geocentric |
軌域 | Low Earth |
離心率 | 0.01698 |
近gee點 | 245公里(152英里) |
遠gee點 | 474公里(295英里) |
傾角 | 81.20 degrees |
週期 | 91.1 minutes |
OSCAR 1(英文全稱:Orbiting Satellite Carrying Amateur Radio 1)是史上第一颗进入低地球轨道的业余无线电卫星,由奥斯卡计划發射。OSCAR 1于1961年12月12日由雷神系列運載火箭运载火箭从加利福尼亚州隆波克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卫星是一个矩形盒子(30 x 25 x 12厘米),重10公斤,作为Corona 9029的二级载荷(secondary payload)发射。这是第八次,也是最后一次发射KH-3的卫星。[1]
OSCAR 1有一个由电池驱动的140mW发送器,工作于2m 波段(144.983MHz),使用了一个60厘米的单极发送天线,但是没有高度控制系统。相似于斯普特尼克1号,OSCAR 1只携带了一个简易的信标灯。 OSCAR 1发送了三个星期的“HI”摩尔斯电码。直到今天,有很多组织识别他们的摩尔斯电码卫星为“HI”,而“HI”在摩尔斯电码中也表示好笑的意思,如在互联网上的“LOL”。[2]
OSCAR 1维持运作了22天,于1962年1月3日停止运行,并于1962年1月31日重新进入大气层。 [3] [4]
OSCAR 1发射后,美国副总统林登·约翰逊为此发了一封电报作为庆祝,上面写道:“对我来说,这个项目象征着这个国家所代表的自由——企业自由和全世界的个人参与自由。(原文为:For me this project is symbolic of the type of freedom for which this country stands — freedom of enterprise and freedom of participation on the part of individuals throughout the world)”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