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 匯流排 | ||
---|---|---|---|
產品歷史 | |||
設計者 | |||
設計时间 | 1994年11月 | ||
製造商 | 康柏、DEC、IBM、英特爾、微軟、NEC、北電網路 | ||
前身 | 串行接口, 并行接口, 游戏端口, Apple Desktop Bus, PS/2接口 | ||
一般规格 | |||
長度 | 5公尺(最大) | ||
宽度 | 11.5毫米(A型連接器),8.45毫米(B型連接器) | ||
高度 | 4.5毫米(A型連接器),7.78毫米(B型連接器,pre-v3.0) | ||
热插拔 | 支援 | ||
外接 | 支援 | ||
纜線 | 4條纜線,而USB 3.0擁有9條纜線 | ||
引脚 | 4個(1个供电,2个数据,1个接地);USB 3.0擁有9個(另外4個提供給SuperSpeed技術);USB 3.1 Type-C擁有24個 | ||
连接器 | 唯一 | ||
电力 | |||
信号 | 5伏特直流電 | ||
接地 | 专用引线和外壳 | ||
最大電壓 | 20 V(±5%)(根據不同版本) | ||
最大電流 | 500mA–5A @ 5V(根據不同版本) | ||
数据 | |||
数据信号 | 由规范定义的数据包 | ||
宽度 | 1 bit | ||
比特率 | 1.5/12/480/5,000/10,000/20,000/40,000 Mbit/s(根據不同版本) | ||
最多设备数 | 127 | ||
协议 | 串列 | ||
引脚输出 | |||
標準USB A型連接器(左)及B型連接器(右) | |||
引脚1 | VCC(+5V) | ||
引脚2 | Data- | ||
引脚3 | Data+ | ||
引脚4 | 接地 |
通用序列匯流排(英語:Universal Serial Bus,縮寫:USB)是連接電腦與設備的一種序列匯流排標準,也是一種輸入輸出(I/O) 連接埠的技術規範,廣泛應用於個人電腦和行動裝置等資訊通信產品,並擴展至攝影器材、數位電視(機上盒)、遊戲機等其它相關領域。
多媒體電腦剛問世時,外接式裝置的傳輸介面各不相同,如印表機只能接并行端口、數據機只能接RS232、滑鼠鍵盤只能接PS/2等。繁雜的介面系統,加上必須安裝驅動程式並重新開機才能使用的限制,都會造成使用者的困擾。因此,創造出一個統一且支援易插拔的外接式傳輸介面,便成為無可避免的趨勢,USB應運而生。
最新一代的USB是USB4,傳輸速度為40Gbit/s。物理接頭USB Type-A、Type-B接頭分正反面,新型USB Type-C接頭不分正反面。[1][2]